嵌入式系统低速接口-SPI
继续说SPI,SPI来说就是没有IIC那么固定。它就是设计了一种二进制流的交互方式,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它那么灵活的原因。它可以在任何两个嵌入式的设备之间交换消息。
(资料图片)
但是话又说回来了,SPI和UART都是串行的,那有啥区别呢?
SPI的优点:
速度快,可达数十Mbps
接口简单,只需要三根线(SCLK、MOSI、MISO)
多设备支持简单,通过CS线选择从机
更好的实时控制能力
支持全双工通信
推挽驱动(跟漏极开路正相反)提供了比较好的信号完整性和较高的速度
比I²C或SMBus吞吐率更高
协议非常灵活支持“位”传输
不仅限于8-bit一个字节的传输
可任意选择的信息大小、内容、以及用途
异常简单的硬件接口:
一般来讲比I²C或SMBus需要的功耗更低,因为需要更少的电路(包括上拉电阻)
没有仲裁机制或相关的失效模式
“从设备”采用的是“主设备”的时钟,不需要精确的晶振
“从设备”不需要一个单独的地址 — 这点不像I²C或GPIB或SCSI
不需要收/发器
在一个IC上只用了4个管脚, 板上走线和布局连接都比并行接口简单很多
每个设备最多只有一个单独的总线信号(片选);其它的都是共享的
信号都是单方向的,非常容易进行电流隔离
对于时钟的速度没有上限,有进一步提高速度的潜力
SPI的缺点:
通信距离短,不适合长距离通信
通常需要额外的片选信号增加从机数量
全双工通信复杂度较高
相比于I²C总线需要更多的管脚, 即便是只用到3根线的情况下
没有寻址机制,在共享的总线连接时需要通过片选信号支持多个设备的访问
在从设备侧没有硬件流控机制(主设备一侧可以通过延迟到下一个时钟沿以降低传输的速率)
从设备无法进行硬件“应答”(主设备传送的信息无法确定传递到哪里,是否传递成功)
一般只支持一个主设备(取决于设备的硬件构成)
没有查错机制
没有一个正式的标准规范,无法验证一致性
相对于RS-232, RS-485, 或CAN-总线,只能近距离传输
存在很多的变种,很难能够找到开发工具(例如主适配卡)支持这所有的变种
SPI不支持热交换(动态地增加一个节点).
如果想使用“中断”,只有通过SPI信号以外的其它信号线,或者采用类似USB1.1或2.0中的周期性查询的欺骗方式
有一些变种比如多路I/O SPI和下面定义的三线串行总线都是半双工的
UART的优点:
只需要两根线(TX、RX),连接简单
可支持较远距离的通信
更简单的全双工通信机制
已经得到广泛应用,资料丰富
UART的缺点:
速率较慢,通常在Mbps量级
单主机与单从机通信,扩展难度大
对时序信号敏感,容易出现误码
不具备同步通信能力
总体来说,SPI更适合需要高速的数据交互和实时控制的场景;而UART更适合简单的远距离串行通信。
SPI偏向大数据流,UART可以长距离的控制。
假如是自己的封装的一个SPI的收发协议呢?
用结构体封装一个这样的东西,别问是啥?就这样
发送
接收
所以大概要实现的功能
在应用层的时候,这样使用
以上这些函数就可以实现,两个MCU之间的自定义协议的通讯。
在数据在处理上面,还有一个小细节,就是SPI和IIC的传感器,有时候里面的data要使用二进制的补码。
就像这样
使用的引脚
遍历需要发送的数据字节数组,一位一位写入MOSI口。同时通过设置SCK为1和0来模拟SPI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。
看眼引脚
串行输出: SCLK : SCK, CLK.
主输出 –> 从输入: MOSI : SIMO, SDI(对于“从”设备), DI, DIN, SI, MTST.
主输入 ←- 从输出: –> MISO : SOMI, SDO (对于“从”设备), DO, DOUT, SO, MRSR.
从选择: SS : nCS, CS, CSB, CSN, EN, nSS, STE, SYNC.
当数据未发送时以及发送完毕后,SCK都是高电平,因此CPOL=1。看最前面。
在SCK第一个沿(下降沿)的时候,MOSI和MISO会发生变化。同时SCK第二个沿(上升沿)的时候,数据是稳定的,此刻采样数据是合适的,也就是上升沿即一个时钟周期的后沿锁存读取数据,即CPHA=1。
让我小小的臭美一下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青年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